天桥中幡,北京市地方传统民俗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幡是装饰华丽的既具有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力量的一种旗帜,最早起源于晋代皇家表演项目,后演变成民间庙会中的表演节目。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杂技项目,北京天桥中幡表演具有代表性。天桥中幡是老天桥的传统绝技,其表演形式是表演者用手或身体其他部位触碰一根长约11米的幡旗,并始终幡不离身,杆不落地。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VI—3。
历史渊源
中幡,其主干是一根9米左右的粗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面绣有吉祥图案和祝福用语,因此又称标旗。耍中幡源于晋朝军中。晋陆岁羽《邺中记》云:“虎正会殿前作乐,高更髓龙鱼凤凰安息五案之属,莫不毕备,有额上缘橦,一人在上,左回右转,又以橦移口齿上,亦如之。”《唐书》云:“明皇御勤政楼,大张声乐时,教坊有王大娘,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滚洲方丈,仍令小儿持绛节出人其间,而舞不辍。”这种表演应包含舞中幡的艺术成分。又《朝野金载》记载“一时歌舞庆升平,跨鼓中幡次第行”等句,亦即现在的中幡。
清朝中叶,中幡已流传于京都,是幢幡的一种。幢幡又称担幡、族幡,高大者为样幡或硕幡,体型矮者为小幡称之为执事,中幡大小适中用来演练,故称其为中幡。据记载:京城有“王小辫”,河北晓阳县王家庄民间艺人。王小辫耍的中蟠,竿长两丈五,竿头上安着三把伞,竿子中间绑着一个长方形木架,架上挂十几个铜铃,下面挂一条宽三尺、长一丈.八的红布循面,蟠面上横书“京城王小辫”,竖写“以武会友,晃动乾坤”。王小辫晃动起“乾坤”来,既惊险好看,又悦耳动听。他的绝活是“鼻剑”,即用鼻子接住从高空落下的中悟。王小辫首演于京城,与跤场共用一块场地,深受观众的喜爱。由于王小辫“钢口”差,“柞门子”软,每天收入不多,只能维持生活。宝三等人摔完跤以后,由王小辫练中悟。宝三等人就帮王小辫“保托”和“托柞”,渐渐地宝三也能扶播,“过过托”,练两手简单的动作了。宝三等人的义务加盟,使王小辫收人日益增加。时间一长,宝三欲拜王小辫为师,王小辫也有意收宝三为徒,传承这门技艺,经铁三等人撮合,一拍即成。几年的功夫,宝三将王小辫所能尽已学会,并根据个人特点创编了“老虎大撅尾”、“秦王倒立碑”、“浪子踢球”三个高难动作。
天桥中幡就是在北京天桥地区表演的中幡。20世纪50年代,天桥耍中幡由宝善林执掌,第三代传人陈金权、马贵保、傅顺禄、徐茂等人在天桥跤场演练中幡,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专业和业余高手前来切磋技艺。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60至7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的天桥市场被取消,各种文艺演出被禁止,宝三跤场也同时被撤销。
杂技特色
表演用品
天桥中幡的主干是一根长三丈三的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的正面绣有祝福语句和吉祥图案,反面有时绣上表演团体的名称,因此又称标旗。中幡净重30多斤,它下粗上细,由两根竹竿拼成,竹竿的大小、柔韧性也有讲究。一筒中幡要加工成成品大约要四年时间,其制作加工程序目前仍属祖传,拒不外泄。
技艺特色
从技艺角度来说,天桥中幡包括手法和腿法,不仅练的是人的胆量、力量和技巧,还需要文武兼备,此外中国式摔跤、气功等技艺也是练习中幡的基础。中幡分为单练、双人对练和集体练,动作有50多个。
天桥中幡表演时,艺人们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舞出许多花样,其表演动作样式各有形象的名称。将竿子抛起用脑门接住为霸王举鼎,单腿支撑地面用单手托住竹竿为金鸡独立,此外还有龙抬头、老虎撅尾、封侯挂印、苏秦背剑、太公钓鱼、擎一柱等样式。考究的中幡竿顶上还有一层乃至数层由彩釉、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组成的圆形装饰物,称为缨络宝盖,舞起来不仅五彩缤纷,而且发出悦耳的声音。
天桥中幡表演要求稳、准、快,手眼配合一致。在表演时,表演者用手掌、手背、肩膀、额头、下颚等部位分别完成举、顶、牙剑、脑剑、单山等动作,不断晃动、抛起、落下。中幡表演,以扔得高,立得稳为准则。表演者或顶幡上额,或伸臂托塔,惊险动作连连不断,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十余米高、几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脑门、下巴、项背等处上下飞舞、交替腾挪。表演中,幡面彩绸迎风招展,幡顶铜铃叮咚作响。
天桥中幡发展到第五代传人傅文刚手中,已经成为一个集惊险与壮观于一身的系统性表演项目,包含着头、肩、肘、手、跨、膝、脚7套演练技巧近百种套路。
传承保护
传承现状
舞幡已逐渐非职业化,专业艺人匮乏,加之天桥杂技作艺的环境及演出的形式均发生了变迁,耍中幡技艺仍处于濒危状态,需要进一步加以保护。
传承谱系
师承顺序与简介
第一代
王小辫(1893年—1947年),河北晓阳县王家庄民间艺人。
第二代
宝善林(1900年—1965年)
第三代
傅顺禄(1928年—1997年)
第四代
傅文刚,男,汉族,1962年生,北京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桥中幡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傅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团长。
保护措施
改革开放后,宣武区文化委员会以弘扬宣南文化为宗旨,开展了挖掘、整理、保护天桥民俗系列文化活动。在区文化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傅文刚成立了“北京傅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使一批天桥绝活儿得到传承。聚集起天桥双簧、数来宝、硬气功等一批老艺人的后人,使一批天桥绝活得到传承和发扬,并培养出第五代传人孙强、付思超等8名演员。
1998年,宣武区文化委员会以弘扬宣南文化为宗旨,开展了挖掘、整理、保护天桥民俗文化工作,先后举办了“北京宣武区文化艺术节”“宣南文化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天桥中幡保护单位为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
招生咨询热线:0316-2901888、0316-2901877
学校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一期圣陶路(主校区)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二期白居易道(医学院校区)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一期圣陶路东(文物与艺术学院校区)
邮箱:oitoffice@126.com